直奔一線“摸活魚”
在福建省寧德市,當地大力倡導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一線工作法”,選派5000多名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實施15個專項行動;在四川省資陽市,當地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深化“多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改革,企業開辦申請材料由13項壓減至5項……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地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作為重要抓手,調查研究直奔問題去,注重“小切口”,實打實拿出具體對策,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
第二批主題教育更多面向基層、更加貼近群眾,群眾期待解決的問題更具體。基層干部群眾“盼”的是黨員干部真正深入一線了解情況,真正解決實際問題。“憂”的是一些動輒興師動眾、前呼后擁,形式轟轟烈烈,實則“走過場”的形式主義調研,不僅不解決實際問題,更會勞民傷財、增加負擔。直奔一線“摸活魚”,奔著問題來、解決困難去,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一個個實際問題,辦好一件件暖人心的實事,才能贏得基層干部群眾掌聲。
真正走“下”去,“身入”更要“心至”。“身入”,就是要真正深入基層一線,實地看、隨機點、當面聽、直接問,看“高樓大廈”更看“背街小巷”,能真正聽到一線的真實聲音,掌握更多鮮活的一手材料。“心至”,就是要懷揣為民造福的初心、解決實際問題的真心、真誠向群眾求教的虛心,心貼心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下基層,有的是去“簽到打卡”而不是去沉心調研;有的回避難題愛看“盆景”,只從材料中總結經驗,不深入“解剖麻雀”發現問題;有的調研有“上文”沒“下文”,態度雖誠懇,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建議,但重視調研報告忽視問題解決,為寫好調研報告加班加點、反復推敲,解決問題卻不下實功,等等。心中不揣問題、腳下不沾泥土、口中不問數字,調查研究不深入、不具體,為了調研而調研,浮在面上走形式,凡此種種,都背離了調研的初衷。
調查研究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堅持帶著問題下去,摸清真實情況、收獲真知灼見、拿出解決問題的實招硬招,這樣的調查研究才有效。為了治理風沙、鹽堿、內澇“三害”,焦裕祿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調查走訪,獲得了大量真實的一手資料,探索出“貼膏藥”、“扎針”、種植泡桐等有效辦法。檢驗調查研究成效,就看拿沒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帶著問題真正沉下去、深下去,敢鉆“矛盾窩”,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拜人民為師,從群眾中尋得“錦囊妙計”;用好“交換、比較、反復”的方法,深入解剖麻雀,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就能為一個個“問號”找到答案。
調查研究做得怎么樣,關鍵由群眾來評判。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將“問題清單”變成“成果清單”,將調研成果轉化為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實招硬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才能推動工作提質增效,贏得民心民意。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